BMUS 超音波技術員對超音波掃描儀進行定期品質保證測試的指南
指南
這些是超音波技術員對超音波系統進行品質保證的指南。QA 分為三個等級:
  • 等級 1. 感染控制和超音波主機損壞
  • 等級 2. 基本超音波主機和超音波探頭測試
  • 等級 3. 進一步的超音波主機和超音波探頭測試
1 級程序有兩個目的。首先是確保超音波主機清潔,並將患者和工作人員的感染控制風險降至最低。其次,進行檢查以檢測超音波主機的任何損壞,特別是超音波探頭及其電纜的損壞。感染控制措施與每位患者相關,因此其中一些措施每天要執行多次。每週檢查超音波主機是否損壞。
2 級程序確保視訊監視器控制的適當設置,以實現成像的一致性。它們還提供超音波主機性能的一線評估,但不使用測試工具或測試對象。這些測試每天進行。
3 級程序使用非常簡單的測試工具對超音波主機效能進行進一步評估。這些檢查旨在查找超音波主機故障,每月執行一次。
1 級和 2 級測試應構成超音波檢查技術員正在進行的活動的一部分,除了在一天結束時進行簡單的記錄外,不應需要留出專門的時間。3 級測試確實需要超音波技術員留出專門的時間。對這些指南的試用表明,每台超音波主機每週執行測試、記錄結果、採取任何後續操作並將超音波主機設定返回到其通常值的時間不超過 15 分鐘。
該指南包含在下表中。這些提供了任務的詳細資訊、建議的任務執行頻率、相關操作等級以及檢測到故障時要採取的操作。附錄中提供了協議的詳細資訊。超出容差的故障或結果應通知當地確定的負責人,例如部門經理或醫學物理部門,他們將根據當地程序決定採取進一步行動,包括使用 TMP(組織模擬假體)進行的任何測試。
等級 1. 感染控制和超音波主機損壞
應在開啟超音波主機之前或關閉超音波主機之後執行每週檢查。
等級 2. 基本超音波主機和超音波探頭測試
等級 3. 進一步的超音波主機和超音波探頭測試
附錄說明
1級
1. 電纜和超音波探頭的清潔。應使用無紋理的紙巾輕輕擦拭探頭,注意不要磨損鏡片。可以使用製造商推薦的清潔劑。避免使用酒精,例如酒精濕紙巾,因為它們會損壞探頭。
2. 超音波探頭存儲。不使用時,探頭應存放在支架中,通常位於超音波超音波主機的側面。避免將探頭留在其他表面(例如患者沙發)上,因為它們可能會掉落並損壞。
3. 保養超音波探頭電纜。對於不使用的超音波探頭,應正確存放電纜,以免電纜拖在地面上。對於使用中的超音波探頭,一些電纜可能會拖在地面上;在這些情況下,移動超音波主機或椅子時應小心,避免壓過電纜,因為這是損壞的潛在原因。
4. 顯示器的清潔。使用柔軟的乾布輕輕清除顯示器上的灰塵。可以使用濕潤(而非濕)的軟布去除污漬。製造商認可的螢幕清潔劑也是可以接受的。避免使用紙巾,因為它們會刮傷螢幕。避免使用氨類產品,因為它們會損壞平面液晶顯示器。
5. 檢查主超音波主機控制。檢查最常用的控制是否正常,是否有控制無回應、卡住、反應間歇等故障。
6. 超音波探頭的檢查。目視檢查所有超音波探頭是否有磨損和損壞的跡象。超音波探頭通常由一個硬塑膠外殼組成,該外殼粘合到用於主動掃描表面的透鏡上。鏡片可能很硬,但通常是較軟的材料,並且容易出現裂縫/割傷、磨料磨損、起皺和起泡。需要注意鏡頭與塑膠外殼黏合的邊緣。在鏡頭和塑膠外殼之間的連接處對探針施加輕微的壓力可能會顯示出表明黏合損壞的運動。磨粒磨損可能表現為鏡片變暗、發亮或質地變化,最常見於一個或多個角,有時表現為鏡片完全磨損,從而可以看到超音波元件。硬塑膠外殼需要檢查是否有細裂痕。值得注意的是,不正確使用清潔劑會導致套管變脆,容易發生應力斷裂;它們也可能與顏色或表面紋理變化所顯示的鏡片材質發生反應。應記錄輕微損壞並通知責任人。嚴重損壞應導致探頭停止使用以進行進一步檢查以及可能的更換或維修。所有完整性受到損害的情況(例如凝膠或水可能進入)應視為嚴重情況,並且探頭應作為應用部件進行電氣安全測試。
7. 檢查控制裝置是否損壞。目視檢查控制器是否有磨損或擦傷的跡象。應檢查未密封的旋鈕是否有掃描凝膠進入。
8. 電纜檢查。這應該在超音波主機關閉的情況下執行。檢查探頭電纜、電源電纜、插頭以及連接任何週邊設備的電纜是否損壞。小心地將電纜穿過您的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輕輕捏住電纜,這樣可以顯露出電纜內部的任何割傷、擦傷、扭曲、變形或應力。檢查外袖,尋找色調或顏色的變化也很有用。斷開探頭連接(切勿在探頭運行時執行此操作)並檢查連接器是否有物理損壞和應力跡象(例如,插針扭曲或錯位、表面連接磨損或腐蝕)。應註明損壞情況並通知負責人。
9. 檢查超音波主機的控制台和主體。目視檢查超音波系統是否有碰撞和凹痕,這些碰撞和凹痕可能是在超音波主機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或者是其他設備撞擊超音波主機造成的,或者是便攜式或推車式設備跌落造成的。還要檢查任何移動部件的移動和鎖定機制,例如視訊監視器、控制台和鍵盤。應註明故障或損壞並通知負責人。
10. 煞車和車輪功能。如果超音波主機在單一位置使用,則檢查其穩定性(即煞車是否牢固地固定住它)。如果超音波主機被移動到不同的位置,則解鎖煞車並檢查系統是否平穩移動,確保沒有拉力或阻力,並且一對輪子可以鎖定到位以便於轉向;然後在工作位置重新接合煞車並檢查系統穩定性。應註明損壞情況並通知負責人。
11. 空氣過濾器。檢查過濾器(通常位於超音波主機機身底部)是否有灰塵和絨毛,否則可能會產生破壞性的熱量。如果髒了,請根據製造商的建議,用布、刷子或吸塵器輕輕清潔過濾器。
2級
1. 視訊監視器亮度和對比度調整。如果亮度和對比度控制已從其基線設定更改,請重新調整到顯示器上記錄或標記的值。如果超音波主機在多個位置使用,則每個位置可能需要稍微不同的設定。
2. 灰階條。應在與執行掃描相同的照明條件下檢視和調整顯示器;理想情況下,照明應柔和,沒有明亮的光源或反射(這也適用於觀看顯示器的所有後續測試)。灰階條應在一端顯示峰值白色,在另一端顯示最暗的灰階(可以透過增加亮度來檢查後者,以查看是否出現進一步的灰色步驟)。顯示器背景應該是黑色(僅此而已)。應該有從白色到黑色的連續漸變。如果情況並非如此,請調整對比度和亮度以實現此目的,並將新值記錄為基線以供將來參考。
3. 與 PACS 監視器的灰階相容性。PACS 監視器上顯示的超音波影像上的灰階條應如上所述。任何差異都可能是由於 PACS 設定造成的,應與系統管理員討論。
4. 影像的目視檢查。此測試無法在相控陣探頭上進行。關閉諧波、梯形和複合成像,因為這些可能會掩蓋故障。當探頭在空氣中且不含凝膠的情況下工作時,檢查殘響模式是否存在軸向條帶(訊號遺失),這表示元件、電纜、連接器或發送/接收通道發生故障。請注意,在許多探頭上,細微的不均勻性是正常的。如果懷疑有故障,請進行 3 級測試並向負責人報告。參考影像可以儲存到本機硬碟或 PACS 以幫助觀察變化。請注意,臨床影像近端部分出現的任何陰影或條紋都可能代表更嚴重的故障,應立即向負責人報告。
3級
1. 空氣殘響模式(靈敏度)。在空氣中乾燥操作超音波探頭。使用在基線處記錄的設置,如下所述,即選擇適當的預設;選擇基頻(非諧波);將輸出更改為 100%;將總體增益增加到最大,並確保時間增益補償 (TGC) 滑桿位於中央(或在基線處設定);將單一焦點轉移到最表面的環境;關閉複合、梯形成像和即時自適應影像處理,例如 XRes 和 Precision。應看到殘響圖案由一系列平行於探頭表面的線組成。作為波束形成器操作的結果,圖案可能存在一些對稱結構。殘響模式的任何局部變化都可能表示訊號遺失。調整比例,使探頭的整個面都在影像中,如果可能的話,使殘響至少佔據影像深度的 25%(線性探頭需要更加小心)。測量並記錄從影像頂部到影像中心最深可見殘響的距離,如圖所示圖1。記錄影像並記錄並報告基線記錄影像的任何變更。
2. 元素掉落測試。如果懷疑上述 2.4 或 3.1 中出現掉落,則應進行此測試。使用 3.1 的設置,沿著探頭移動迴紋針的光滑邊緣(對於硬透鏡,可能需要塗抹水來改善耦合)。迴紋針將在接觸點產生強烈的迴聲(圖2(a))。任何迴聲遺失(圖2(b)) 表示元素掉落,這可能具有臨床意義。任何異常發現應報告給負責人。
3. 電子雜訊評估。使用上述測量的設置,將總體增益降低到雜訊剛從影像中消失的點(圖3; 通常最後在影像底部消失)並將增益值記錄為雜訊閾值。記錄並報告相對於基線的任何變化。請注意,有時減少表面 TGC 會有助於消除明亮的殘響線。如果在 3.1 中使用的深度設定下沒有看到噪音,則可以在更大的深度進行該測試,只要將其記錄為標準設定即可。脈衝波(PW)多普勒和彩色血流成像(CFI)可以以相同的方式進行測試;對於PW,選擇記錄的頻率,將距離門移動到影像的中心並降低增益,直到雜訊消失;對於 CFI,選擇記錄的頻率,將顏色框移到影像的底部中心並降低增益,直到雜訊消失。
4. 電氣安全測試日期。檢查下次電氣安全測試的日期(超音波主機機身上應該有貼紙,或在服務記錄中記錄)。如果在下個月內到期或逾期,請通知應安排測試的負責人。
圖1: 空氣殘響模式(靈敏度)測量,從影像頂部到最深的可見殘響線
圖2 (a) 正常迴紋針殘響模式;(b) 濾失區域迴紋針殘響亮度降低
3 級的基線和容差
在設有醫學物理或臨床工程部門的組織中,可能會有具有專業知識的工作人員來設定基準並提供更全面的測試和建議。
在空氣中乾燥操作超音波探頭。選擇常用的預設,盡可能使用工廠版本(因為這不太可能更改)。選擇基頻,即非諧波頻率。將輸出更改為最大。將整體增益增加到最大,並確保 TGC 滑桿位於中心位置(除非沒有中心點擊,此時應將它們設為最大)。將單一焦點轉移到最表面的設定。關閉複合、梯形成像和任何即時自適應影像處理。應看到殘響圖案由一系列平行於探頭表面的線組成。作為波束形成器操作的結果,圖案可能存在一些對稱結構。殘響模式中的任何局部變化都可能表示元素遺失。調整比例,使殘響至少佔據影像深度的 25%,超音波探頭的整個面都在影像中。測量並記錄從影像頂部到影像中心最深可見殘響的距離。記錄影像。記錄結果作為空氣殘響模式測試的基線,並記錄±到相鄰殘響線的距離作為容差。記下預設、頻率和所做的所有調整,以便可重複重複測試。
請注意,對於相控陣探頭,不會看到清晰的殘響模式。殘響回波將被視為霧霾,在確定測量點和容差時需要非常小心。
使用上述測量的設置,將總體增益降低到雜訊剛從影像中消失的點(通常在影像底部最後消失),並將其記錄為雜訊閾值。容差必須主觀設定,並且可以透過重複測量並建立一系列可能的結果來確定,在獲得常規執行測試的經驗後可以對其進行修改。請注意,減少表面 TGC 有助於消除明亮的殘響線。如果在上面使用的深度設定下沒有看到噪音,則可以在更大的深度進行該測試,只要將其記錄為標準設定即可。
PW Doppler和CFI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測試;對於 PW 記錄預設頻率,將距離門移至影像中心並降低增益直至雜訊消失;對於 CFI 記錄預設頻率,將顏色框移到影像的底部中心並降低增益,直到雜訊消失。
圖3: 電子雜訊評估。增益已降低到雜訊消失的程度(影像中的 2DG 90;增益為 91 時雜訊變得可見)